
教授,博士,太原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、山西师范大学MPA导师,中国技术经济学会理事,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理事,山西宏观经济学会理事,忻州市人大财经委财经监督专家顾问,忻州市经济开发区特聘专家。
研究方向:资源型经济转型、技术创新与政策、区域经济发展
教育经历
2001.9-2005.7 中北大学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,本科
2005.9-2008.7 中北大学 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,硕士
2014.9-2018.6山西财经大学 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,博士
工作经历
2008.09-2010.06 忻州师范学院经管系助教
2010.07-2011.11 忻州师范学院经管系助教、科研处干事
2011.12-2016.11 忻州师范学院经管系讲师、科研处干事
2016.12-2019.12 忻州师范学院经管系副教授、科研处干事
2020.01-2021.11 忻州师范学院经管系副教授、科研部副部长
2021.12-2023.6 忻州师范学院经管系教授、电大教学部副主任(主持工作)(兼)、科研部副部长
2023.6-2023.10 忻州师范学院教授、继续教育学院院长、科研部副部长(兼任)
2023.10—2025.2 忻州师范学院教授、继续教育学院院长
2025.3——今 忻州师范学院教授、继续教育学院院长、旅游管理系主任(兼)
主持或参加科研项目(课题)情况
[1] 2010-09至2012-08,山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,2010241,山西高校学生创业机制研究,主持
[2] 2009-5至2010-05,山西省社科联重点研究项目,SSKLZDKT2009046,山西省创业环境评价与实证分析,主持
[3] 2013-09至2015--08,山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,2013253,煤炭资源型地区低碳转型的路径研究,主持
[4] 2016-10-至2018-09,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创新项目,2016BY105,基于负责任创新的山西高污染产业技术绿色化路径研究,主持
[5] 2018-06至2019-05,山西省社科联重点研究项目,SSKLZDKT2018133,山西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基地的路径研究,主持
[6] 2019-09至2021-08,山西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,2019W144,技术进步促进二氧化碳减排的“阈值效应”:经验验证与理论阐释,主持
[7] 2019-07-2021--06,忻州市软科学项目,20190701-2,能源革命背景下推进忻州清洁煤炭技术创新的路径与支持政策研究,主持
[8] 2019-10至2021--09,山西省软科学项目,2019041005-1,适配视角下山西能源技术创新的组织方式与资源配置政策研究,主持
[9] 2023-10至今 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,2023YY281,山西国家能源基地建设研究,主持
[10] 2023-07至今,忻州市科技战略研究专项(重点课题),20230602,忻州市科创驿站及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研究,主持
[11] 2023-12至今,山西省战略研究专项,202304031401105,政府补贴激励山西制造业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政策优化研究,主持
代表性研究成果
[1] 周喜君,陈红. 国有综合医院功能定位研究[J].中国卫生事业管理,2008(4)
[2] 周喜君,郭丕斌.山西省创业环境评价——基于改进的层次分析法[J].技术经济,2012.2
[3] 周喜君,郭丕斌.煤炭资源就地转化与“资源诅咒”的规避——以中西部 8个典型省区为例[J].资源科学,2015.37(2)(被忻州市经信委采纳)
[4] 周喜君,郭淑芬.产业创新系统理论的演进脉络与学术前沿[J].产经评论,2016(2)(被2016年第8期人大复印资料《创新政策与管理》全文转载)
[5] 周喜君,郭淑芬,张变玲,郭丕斌.中国煤炭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与效率关系研究[J].经济问题,2017(12):92-99.(CSSCI、北大核心)
[6] 周喜君,郭丕斌.基于技术演化视角的煤炭密集型区域低碳转型路径探索——以山西省为例[J].经济研究参考,2017(69):67-73.(北大核心)
[7] 周喜君,郭丕斌.基于DEA窗口模型的中国碳减排技术研发效率评估[J].科技管理研究,2021,41(01):187-193.(CSSCI扩展版、北大核心)
[8] Liu Z, Zhou X*. Can Direct Subsidies or Tax Incentives Improve the R&D Efficiency of the Manufacturing Industry in China? [J].Processes. 2023; 11(1):181.
[9] Li G, Hou C,Zhou X*. Carbon neutrality, international trade, and agricultural carbon emission performance in China[J]. Frontiers in Environmental Science, 2022, 10: 931937.
[10] Huo D, Yang H,Zhou X*, et al. Key industrial sectors and their evolutionary trends in China's embodied carbon emission network[J]. Alexandria Engineering Journal, 2025.